引 言
5月13日,在拜登政府的《AI扩散框架规则》(AI Diffusion Framework)即将生效之际,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BIS)发布声明正式取消该规则,并发布多项政策指引提示与大算力芯片的销售、采购、使用相关的违法风险。虽然本次政策指引并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但指引中提到的诸多风险及合规注意事项将成为BIS后续规则制定及执法行动的重要参考。本文将对本轮指引进行解读,分析其对中国AI芯片及大模型行业的影响。
一、取消《AI扩散框架规则》
《AI扩散框架规则》是拜登政府于2025年1月15日发布的针对大算力芯片及AI大模型的出口管制政策框架,该规则原定于2025年5月15日生效。该规则包含两大部分:
对3A090.a芯片施加全球许可证要求,并将全球所有国家分为三个等级,根据各国的风险等级分别规定许可证审批政策。简而言之,除盟国及中国外,全球其他所有国家都将面临3A090.a芯片的出口限额,且所有3A090.a芯片的转移都以许可证形式受到美国政府的监管。
对经过1026次计算后训练而成的闭源AI大模型的权重向全球各国提供施加许可证要求,且许可证审查政策为推定拒绝。
在此次政策声明中,BIS正式宣布取消前述规则,并表示将在未来出台替代规则(BIS plans to publish a regulation formalizing the rescission and will issue a replacement rule in the future)。虽然正式的政策公告尚未发布,但我们理解,在BIS发布新的替代规则之前,与3A090.a芯片相关的许可证要求将维持现状,即在向D:1,D:4,及D:5国家提供3A090.a时仍需申请许可证。此外,前述大模型转移的全球许可要求也被暂停实施。
但需注意的是,本次取消的规则不包括针对3A090.a芯片的“准入推定”。该规则已于2025年1月31日生效。在该规则下,晶圆厂及封测厂对外提供的16/14nm以下制程或采用非平面晶体管结构的逻辑芯片将被继续推定为3A090.a,在该等推定未被推翻的情况下,向D:1,D:4,及D:5国家提供该类物项时仍需申请许可证。
二、 针对中国公司研发/生产的3A090芯片(中国3A090芯片)的风险提示
在现存规则下,美国出口管理条例(EAR)通过下列限制全方位围堵了位于、其总部或、母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大陆及澳门的公司(中国公司)流片3A090芯片的渠道:
将外国制造的3A090芯片及相关技术纳入EAR管辖范围:在美国境外生产的,但在生产/研发过程中使用了受EAR管辖的第3/4/5类软件/技术的3A090芯片及其相关技术(3E001)将因先进计算直接产品规则及实体清单脚注1/4直接产品规则而受EAR管辖;
限制芯片设计图纸对外转移:中国公司研发的3A090芯片相关技术(3E001),对外提供(国内转移或出口)均需申请许可证;
限制将3A090芯片转移至中国公司:向中国公司转移任何受EAR管辖的3A090芯片均需申请许可证。
基于前述限制,并结合其对半导体设计及制造行业的了解,BIS在本次指引中明确指出,任何未经BIS许可,由中国公司生产/研发的3A090芯片(“中国3A090芯片“),在其设计或制造过程中极有可能违反了EAR(Because there is a high probability that a BIS authorization was required for the export, reexport, transfer (in-country), or export from abroad of any PRC 3A090 IC or related technology, unless such authorization was obtained, the design or production of the PRC 3A090 IC likely involved one or more violations of the EAR)。此处需注意的是,虽然BIS仅明确点名了华为产品,但前述违法性提示适用于所有中国公司生产/研发的3A090芯片,其潜在影响范围将远远超过华为系产品。
此外,这一指引不仅是对中国3A090芯片在EAR下的违法性的提示,还是对BIS执法政策的说明。根据EAR下一般禁止十,任何人均不得在明知存在违反EAR行为的情况下,采购、使用、销售、运输、出口、资助、订购、藏匿、存储或以其他方式参与与该等违法行为相关的受EAR管辖物项的交易。
在BIS已就中国3A090芯片的违法性进行明确提示的情形下,任何处理该等芯片相关交易的主体都不可再通过声明其“不知晓”交易的违法性来规避一般禁止十下的违法责任。例如,中国3A090芯片的采购或融资主体可能无法以不知晓该等芯片为违规获取为由避免EAR下的违法责任。因此,这一政策指引虽然并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但在实操层面极大地提高了参与中国3A090芯片相关交易的违法风险。
根据BIS的风险提示,针对中国3A090芯片的交易,交易方需要采取尽职调查措施以明确排除风险。结合实践经验,证明相关交易的合法性不仅需展示芯片的流片全过程、梳理并证明芯片设计/制造过程使用的所有软件/技术均不受EAR管辖,且需要对上游原料和设备/零部件进行详细论证,实践中证明难度极高。因此,一旦被调查,企业受到处罚的可能性较高。
整体而言,虽然规则本身并未发生实质变化,但在实操层面,BIS的政策指引显著提高了与中国3A090芯片相关的交易的违法及处罚风险。无论是正在使用、预计采购,还是为相关交易提供服务/支持的主体,在本次政策指引颁布后都需对交易风险进行重新评估,中国3A090芯片在全球的流片、销售或转移、使用等可能面临多重限制和阻碍。
三、 3A090.a芯片销售的反规避指引
自2022年首次创设针对中国的3A090.a芯片出口限制后,BIS一直在通过修改管控指标、发布政策指引、采取执法行动等方式,对规避出口限制对华转运3A090.a芯片及包含该等芯片的组件/服务器(3A090.a芯片及其相关物项)的行为进行限制和打击。本次政策指引新增风险信号,要求3A090.a芯片及其相关物项的转移主体对下列两类模式加强尽调:
通过壳公司、第三方采购3A090.a芯片及其相关物项:加强对通过2022年10月后新成立或加大采购量的公司以及中间方(不仅包括物流公司,还包括明显不具有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能力的主体,例如经销商等)的采购行为的关注;
提供IaaS服务的公司采购3A090.a芯片及其相关物项:提供IaaS服务的公司如需采购3A090.a芯片及其相关物项,必须证明其没有为中国公司训练大模型。
这一指引通过要求各环节供应商加强尽调,进一步限缩了可获得3A090.a芯片或其算力的路径。此前,通过算力租赁解决芯片断供的方案一直被认为是当前规则下的监管空白地带。本次指引不仅将向中国提供算力租赁作为尽调危险信号之一,还对该行为本身进行了限制。
如果明知交易相关的AI大模型将被用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军事情报最终用户/用途,则下列行为可能需申请许可证:
如果芯片转移方知晓受EAR管辖的3A090.a芯片及其相关物项将被IaaS服务提供商用于为中国公司训练AI大模型,该等物项的转移需申请许可证;
如果IaaS服务提供商在国内转移3A090.a芯片及其相关物项时,明知接收方将把该物项用于为中国公司训练AI大模型,则该等国内转移需申请许可证。
任何美国主体在明知其行为可能协助为中国公司训练AI大模型时,需申请许可证。
此外,即使IaaS服务提供商未进行任何违反EAR的行为,只要BIS认为其提供的服务支持了为中国公司训练可用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军事情报最终用途的大模型,BIS就有权将该服务提供商列入实体清单。
需注意的是,前述限制是以政策指引的形式发布,当前尚不具备与“Is Informed Notice”等同的法律强制力,但该指引仍然预示着未来BIS的执法和规则制定趋势。相关主体需根据该指引谨慎评估继续进行前述限制交易可能存在的违法风险。
四、 本次规则对行业各环节的影响
本次政策指引通过对现存规则的扩张性解释,进一步限制了中国AI芯片及大模型产业的发展:
中国AI芯片设计商:任何与该等企业的3A090芯片产品相关的交易都可能被BIS认定为违反EAR的交易,这一显著的违法风险将对产品应用的全链条(包括流片、封测、销售、使用、安装、服务)、该等产品的衍生产品(例如服务器)应用的全链条,及其相关交易(例如融资交易)造成阻碍,中国产大算力芯片在全球市场的发展前景可能受限;
中国大模型厂商:主流IaaS服务提供商可能会逐步减少向中国大模型厂商提供的算力租赁服务,中国大模型厂商需考虑在该等服务断供后的替代方案,以及当前业务模式的合规性。如企业业务存在美国连接点(如在美国上市等),需谨慎考虑应如何兼顾业务及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