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
近日,国际知识产权媒体《IAM Patent 1000》公布2025年榜单。君合在专利诉讼与交易业务领域获中国区重点推荐律师事务所。君合三位律师凭借深厚的专业底蕴与出色的市场口碑荣登个人榜单:王昭林博士、魏宇明律师在专利诉讼领域分别获评银奖和铜奖,王朝晖博士荣膺交易业务领域推荐律师。
从法庭到交易桌,君合把艰深的技术语言翻译成企业可实现的商业价值。谈到诉讼,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但君合的着力点不仅在法庭,也藏在每一份技术比对、每一次无效口审、每一页庭审笔录的细节里。
王昭林博士把“诉讼律师”写成了长长律师生涯注脚:二十七年里,他为众多的世界500强企业提供中国知识产权管理和应对策略:他帮助国内空调龙头企业成功抗辩 2.2 亿元人民币的巨额索赔,也牵头为国内化工领头民营企业积极应对全球专利纠纷。工科博士加 EMBA以及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多重背景,让他能在技术+法律专家以及企业管理者之间自由切换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但他始终用同一个标准衡量自己——为客户守护创新成果的商业价值。
当硝烟散去,专利还可以是另一种温柔的力量——在王朝晖博士看来,它不仅是技术的护城河,更是商业对话中的共同语言。近年来,在她带领下,君合协助了一批明星生物科技公司成功登陆港股,并完成了多项高额技术许可交易。王朝晖博士擅长将专利布局拆解为可落地的里程碑,把复杂的尽职调查转化为投资人争相传阅的“小册子”。在生命科学、医药化学这些高壁垒领域,她让专利超越了法律文件的属性,成为企业估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资本市场,一份清晰的专利地图可以让投资人读懂技术的厚度;在跨境谈判桌上,一次精准的自由实施分析能让合作方放下戒备——而这些,正是王朝晖博士深耕的日常。
魏宇明律师把五年的复审委经历折叠成一把静水深流的标尺——两百余件无效与行政案件让他熟稔审查者的思维肌理。回到律师席,他习惯在卷宗里先找“内部视角”,再替团队敲出最简洁的突破口;在错综复杂的案例里,他稳稳扮演着把程序细节翻译成翻盘契机的年轻支点。
榜单是路标,案件是答卷。下一次技术迭代、下一轮市场震荡,君合的专业精英们仍会在文件堆和庭审席之间,把专业语言译成可落地的方案,协助客户把不确定写进可控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