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7 耿林梅
文:河北省阜平县大台乡玉华小学 耿林梅老师
阳光初照时,还记得台峪乡白石台村学校(君合资助的第一所学校)的校园里,总能看见几个少年抱着书本匆匆跑过,他们校服上的褶皱里藏着阳光,眼底跳跃的光芒,恰似2012年的那个春日里,君合律师踏入这片土地时,点亮的第一簇星火。岁月无声流淌,曾经稚嫩的孩童已悄然长大,而这段被爱浸润的故事,仍在群山环抱间娓娓诉说。
2012年4月12日,这是白石台小学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当君合律师的身影穿过蜿蜒山路,带着物资与爱心走进学校,斑驳的教室仿佛突然被点亮。彼时的山村,像被时光遗忘的角落——低矮的土坯房、坑洼的操场,还有孩子们沾满泥土的布鞋。受困于家庭环境的枷锁与经济的困窘,大山成了难以逾越的屏障,走出这片天地,对孩子们而言,不过是午夜梦回时不敢触碰的奢望。跳绳、踢毽子,这些简单的游戏几乎构成了他们课余生活的全部,如同被禁锢在笼中的雏鸟,只能隔着山峦眺望远方。
君合律师的到来,恰似久旱后的甘霖,又如料峭春寒里的暖阳。他们不仅带来了书本与衣物,更用爱搭建起一座通往外界的桥梁。崭新的服装替代了补丁摞补丁的衣衫,孩子们穿上新衣的瞬间,羞涩的笑容在稚嫩的脸庞上绽放。音乐教室里,吉他与架子鼓的旋律第一次在山间回荡;操场上,鼓乐队整齐的鼓点唤醒了沉睡的山谷。我的两个儿子,曾在暮色里追着山风奔跑的少年,如今可以一个怀抱吉他,指尖流淌出动人的旋律;一个敲击架子鼓,节奏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画面,因君合的付出,化作了现实中最动人的风景。
对于大山里的孩子,合唱团、鼓乐队、吉他课……这些新奇的事物如同童话里的场景。当他们第一次穿上演出服站在镜头前,眼中满是好奇与惊喜。你看,那个小心翼翼整理衣领的女孩,那个对着镜头做鬼脸的男孩,还有互相打趣时清脆的笑声,都定格成了最珍贵的瞬间。时光的长河奔涌向前,许多记忆或许会被岁月冲淡,但君合带来的温暖,早已镌刻在孩子们的生命深处。
白石台小学合唱团合影,后排右一为董英莲同学
董英莲是其中的一个孩子。当年那个在合唱团里紧张得攥着衣角的小姑娘,如今已以584分、专业第二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本科就读的长安大学的研究生。她常说,君合的阿姨说过“你们可以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一生。将来你们可以上大学,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这句话,在无数个挑灯夜读的日子里,给予她坚持的力量;在面对困难想要放弃时,让她重拾勇气。这不仅是一句话,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期许,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也让梦想的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君合的善举,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馈赠。他们设立的助学金,为考入高中、大学的学子保驾护航,让求学之路不再布满荆棘;台峪乡台峪小学(君合资助的第二所学校)的父老乡亲多次跟我提及君合的善举,他们都说"君合是一个好单位"。这项活动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看到了大山之外的广阔天地。这份不求回报的付出,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英莲特意写下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感激与敬意。而在她身后,还有许多孩子,他们有的在大学毕业后毅然穿上军装,将青春献给祖国的国防事业;有的回到家乡,接过教育的接力棒,继续传递希望。他们的心中,都种下了一颗名为“君合”的爱的种子,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白石台小学的阅览室 右手第一个是董英莲同学
君合带来的改变,不仅惠及孩子们,也深刻影响了我。作为乡村教师,我有幸参与“怡学计划”,三次赴北京学习,四次陪伴孩子们在君合安排下外出游学。每一次出发,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次归来,都带着新的思考与感悟。在首都的名校里,我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在科技馆、博物馆中,我与孩子们一同惊叹于世界的奇妙。这些经历,让我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与目标。2019年,我荣获“马云乡村教师奖”,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君合,是他们的大爱滋养,让我在教育之路上坚定前行。
如今,站在玉华希望小学(君合资助阜平县的第三所学校)的操场上,望着孩子们朝气蓬勃的身影,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君合的大爱之路永不停歇,他们在阜平这片土地上持续播撒爱的种子。这些种子,在岁月的滋养下,终将长成茂密的森林,为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孩子遮风挡雨,引领他们向着外面的世界勇敢前行。感恩君合,是他们让希望在大山深处生根发芽,让爱与温暖代代相传,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董英莲同学写给君合的一封信。